大唐女膳祖(重生)_御书屋 - 分卷阅读176
他没听清,好看的眉眼都是疑惑。
赵玲珑心中柔情涌动,无声重复——吾夫俊俏!
不远处内宫城有内侍狂奔而出,手中拂尘飞扬,口中呼声完全被天上烟火炸响掩盖——
“圣上有旨,赵氏有女唤玲珑,今献菜有功,特赐民间封号‘大唐女膳祖’....”
全文完结
第67章
至德元年
寥落的时节,院中有堆叠不尽的枯叶,一双皂玉靴子踏上,踩过不复往日干净的石阶,推门进到屋内。
“叔父,侄儿回来晚了。”青年跪在床前,红着眼眶道。
昏沉许久早已不知如今是何岁月的老者,睁开浑浊的双眼,看向青年,“是启年呀。”
他辨认出来人,喉间含糊着说了什么,杨启年听不真切,看叔父伸手,急忙将人扶起。
茶水早已凉透,喊仆从也未有应答,杨启年暗恨族人狼心狗肺,只好将凉茶端到床前,“叔父,这茶凉了,您不要多喝,只润润唇罢了。”
老者不知听清没有,抿了一口,终于清醒几分。
他看清屋中寒酸的装饰,苦笑一声,“今次是我杨家遭难,源头在杨国忠一辈,破败却是从里边开始的。”
大难临头,只顾各自奔逃,举国怨怼,又有哪个真能落得干净?
不过他已经是土埋到脖子边,管他们是死是活。
只可惜了启年这孩子...
枯爪似的手掌在床褥间摸索许久,终于探到一硬件册子,他却已无力拽出,“启年,将东西取出来。”
杨启年乖乖拿出,见这本墨蓝册子只是普通样式,寻常书本,其上却连一个封字都没有。
翻开,却看上面一张一菜式,正是叔父这些年的得意之作。
杨修年从喉间挤出一个呵呵,也不知是嘲笑还是得意,“他们将我这里搬了干净,以为搜罗全乎、却不知我毕生心血都在这里。”
他努力挺直上身,指着青年道:“你跪下。”
杨启年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,却未做犹豫,直挺挺地跪下,磕了三个响头。
杨修年:“我毕生心血只得这一个菜谱,别的旁支是死是活,你莫要多揽。只记得,保住我杨家这一支和传扬我蜀中菜的重任就在你肩上了。明白了嘛?”
几句话,却重如泰山。杨启年深知叔父心志,连声答应。
交代了此事,杨修年终于力竭,老眼一闭,昏了过去。
此处哪里还是人住的地方?
他雇人将叔父以及这一支还留着的人带到早些年自己买下的院中,请医者贴心看护。
于一个暖阳天,曾于千秋宫掌勺、蜀中一代名厨‘杨大家’溘然长逝。
料理好叔父的后事,杨启年前去崔府。
一别世事两载,当年他为了族人奔波颠沛离开蜀中。再回到渝州,已是孑然一身。
入府时,正好遇上韦家二郎君出来,两两相遇,他险些没认出这个脸圆地连眼睛都要挤没了的郎君。
还是韦二看他眼熟,回忆几息,眼神一亮,原地蹦地老高,“呀,你不是那谁嘛?那..那..那...那个求娶过赵玲珑,想入赘的那谁嘛?”
到底还是没说出自己的名字。
比起入赘什么的,对这位韦二他可是永生难忘。
毕竟也不是谁都会有被人摔在背上,然后吐了一脖子的经历。
他客气地笑了笑,随意应和几句,跟着管家进府。
身后还传来韦二‘那谁谁,是谁谁谁呀’的声音。
管家还是原来的管家,只是看着也老了不少,不过依旧慈爱和善,“韦郎君是少年性子,说的话,若是有失礼处,您可别放在心上。”
杨启年:“不会。”
到了地方,管家同守亭子的侍从传话。
不一会儿一个眼熟的婢子从里边快步出来,见到杨启年,‘呀’一下,“杨郎君,可是好些年不见你了。”
未走前,他是赵玲珑的入门大弟子,又在赵家总揽事务,同杏仁等走动频繁,自然也亲近。
直到这时,才生出一点归乡的感觉,杨启年露出笑容,同她说话。
进到亭中,就见有妇人拉着一个没有小腿高的孩童说话,哄着小娃娃多走几步路。
他近跟前,恭敬地跪地请礼,“师父在上,徒儿远行归来不曾及时叩拜。今次来给您老人家请罪了。”
赵玲珑没好气地抬头,示意婆子将儿子抱走,“什么老人家,我是七老还是八十了?快起来吧。”
杨启年憨憨一笑,起身拍拍,“家里有事耽搁了,您大人有大量,别不要我了。”
这话真假参半。
杨家的事情,大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po18de@gmail.com获取最新访问地址